6月1日,遂平县常庄镇龙泉村一块高标准农田里,一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从地头到地尾来回收麦,秸秆打捆机跟在后面,直接把麦秸秆打包成捆。
村民朱联合看着这丰收景象,很是开心:“去年我种上了高标准农田,一亩地能增产200多斤,收割、打捆、耕种都是服务上门,农民轻松迎丰收!”
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制定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,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建设,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。
也正是这年,我省开始实施高标准粮田“百千万”建设工程,规划建设一批百亩方、千亩方和万亩方,实现“田成方、林成网、渠相通、路相连、旱能浇、涝能排”。大批中低产田经过改造变成了高标准粮田,实现了保粮田面积、保粮食产量、保农民收益的“三保”目标,彻底改变了河南农业“靠天吃饭”的局面,助推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。
这个工程打下了高标准农田的基础。为实现旱涝保收、高产稳产和高效节水,2020年,我省提高建设标准,在全国率先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创建,按照每亩投资不低于3000元的标准,建设一批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,使其成为现代农业、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载体。
截至去年年底,我省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580万亩,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。
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中,更多粮农将和朱联合一样享受圆梦的喜悦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省加快推进新时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,确保到2025年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,把“望天田”变成“高产田”,粮食产能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。
遂平县规划在常庄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5万亩,打造集中连片、节水高效、技术集成、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。其中,投资6800万元的一期工程2万亩,去年已建成完工。
能称上示范区,在常庄镇党委书记张耀林看来,高标准的带动作用不一般。
规模经营实现多方共赢。与克明面业、五得利面粉等企业签订订单,探索“合作社 土地流转 订单农业 农业保险”模式;种植优质小麦、玉米、花生等作物,引入完全成本保险进行兜底保障。
全程服务提高种植效益。发挥当地为农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,提供测土配方施肥、统防统治、烘干收储、农机作业、农技培训等“全链条”服务。
节水高效降低生产成本。全覆盖实施深耕深松、秸秆还田,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,合理布设6种高效节水灌溉装备,实现节水40%以上、节肥30%以上,耕地地力提升0.5—1个等级,亩均增产200斤以上。
黄土地变“金土地”,朱联合喜不自胜。去年,他一下子流转土地120亩。过去,他只能“望田兴叹”,因为一般耕地浇地受限、防灾能力弱,小麦亩产难以突破1000斤。“如今一亩地能打1200多斤,高标准农田就是‘高’。”朱联合说。
耕地是粮食生产的“命根子”。严守耕地红线,确保粮食种植面积,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。
省自然资源厅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李中伟认为,寸寸良田寸寸金,要护好“命根子”,把藏粮于地落到实处,就要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,遏制耕地非农化,防止非粮化;同时,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集约节约利用好耕地。
藏粮于地土生金。多年来,我省耕地保有量稳定在1.12亿亩以上,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。保量又提质的耕地,为稳定粮食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从前,面朝黄土背朝天,铁犁牛耕“靠天吃饭”;如今,“看天管理”,机声隆隆,粮食亩产从几百斤提升至上千斤,中原农民挑上了农业现代化的“金扁担”。
朱联合对未来充满憧憬:“示范区二期工程建成后,我要再多流转些土地种粮食,我们的饭碗一定能端得更稳、更好、更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