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凯发官方app下载 新闻 工作动态

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-凯发官方app下载

发布时间:2024-03-18  信息来源:河南日报农村版

“一喷三防” 左力 摄

高粱丰收 张旭 摄

麦收时刻 康宁 摄

收获的季节 王有庆 摄

收获的季节 王有庆 摄



  近日,在唐河县城郊乡的农田里,数架植保无人机在麦田里穿梭,不远处的果园里,果农在浇水施肥。新一年的春耕备耕已陆续展开,处处澎湃着干劲、涌动着新希望。

  近年来,唐河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,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,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,从培育新质生产力、保障农资供应、打造农业产业链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方面入手,大力发展现代农业,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,全县农业农村各项工作不断迈出新步伐,擘画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蓝图。

严守底线  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强

  唐河县古称唐州,位于河南省西南部,是农业大县、人口大县、革命老区县、新兴工业县。县域内气候温和、水资源丰富,发展农业得天独厚,素有“中原粮仓”之称。

  唐河县坚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。全县耕地面积250万亩,常年粮食种植面积340万亩以上,粮食总产量30亿斤左右,位居全国50强、全省第二。坚持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,改善生产条件,加强科技推广,提升粮食产能,持续打造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。全县整合涉农资金20亿元,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0万亩,总量位居全国前十。2023年,唐河县组织开展了“科技壮苗”“虫口夺粮”“雨口夺粮”等专项行动,全县213.47万亩夏粮,在遭遇全省范围“烂场雨”的情况下,依然实现平均单产423.9公斤,总产量90.5万吨,位居南阳市第一;137.8万亩秋粮经过加强田间管理,实现了“以秋补夏”,总产量58万吨。2023年,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51.27万亩,总产量148.5万吨,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;全年水产品养殖面积5.17万亩,总产量1.87万吨;全年蔬菜种植面积10.2万亩,总产量29.12万吨。在保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的基础上,全县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强。

科技兴农  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

  唐河县坚持科技兴农,积极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。全县创新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,高质量推进“人人持证、技能河南”建设工作,引导龙头企业、农民合作社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技能共建活动。全面构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,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业服务、农技推广等站(点)146个,实施“一喷三防”400万亩次、测土配方施肥450万亩次,化肥利用率达41%,全县新技术、新农艺入户率达98%以上。全县累计认证有机农产品7个,基地18万亩;绿色食品10个,基地35万亩;认证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,认定地理标志农产品核心生产基地面积80万亩以上,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5个。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,提高农田用水利用效率;按照“一控二减三基本”的要求,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耕地质量保护。健全农业安全生产制度,完善基层动植物疫情防控体系,加强秋作物重大病虫害测报和防治,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治理,提升农机、农药、沼气的安全使用水准。

  唐河县有效整合各类农业机械16余万台(套),年作业能力达550万亩,主要农作物耕、种、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6.9%,其中小麦达99%以上,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%以上。唐河县是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、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县,2023年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唐河县举行。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、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。

借力提升  种业发展不断有突破

  唐河县以获评国家级区域性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县为契机,立足本地种业龙头企业发展实际和农业种质资源优势,加强适宜县域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作物主导品种培育,扩大优质花生、小麦、红薯种子(种苗)繁育基地规模,与省农科院、河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,成立国有种子公司,引进、推广农作物试验示范品种49个,繁育花生、红薯等农作物新品种25个,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100%,种业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80%以上,形成产学研相结合、资源要素集中、运行高效的“育、繁、推”一体化新机制,为提升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河南三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合作,建立花生良种繁育基地5万亩,年繁育优质花生良种1500万公斤。河南睿之享农业有限公司联合河南农业大学,建立睿之享现代农业功能作物研究院。开展酒用系列小麦、富硒小麦、本地糯高粱等新品种选育及开发的特色研究项目。建设有机小麦绿色高质高效试验区100亩,攻关区900亩,核心示范区1.1万亩,辐射区10万亩;完成省市小麦新品种(系)区域试验、生产试验40余个;双低杂交油菜“杂双7号”“丰油10号”制种700余亩,生产优良双低杂交油菜种子10余万公斤;“丰皇98”“丰皇619”通过河南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,填补了唐河县小麦育种史上的空白。

  唐河县积极与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中心开展合作,聘请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马代夫等作为技术顾问,成立国家薯类作物研究中心唐河试验站,以红薯科技园为依托,建立红薯种苗快繁体系,全县红薯种苗生产基地面积稳定在0.4万亩左右,年产红薯脱毒试管苗50万株以上,扩繁后生产种苗15亿株,除满足本县30万亩的自用外,还向周边县市供应20万亩。现代种业的良好发展,提高了唐河县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种保障能力。

串珠成链  打造产业融合新样板

  唐河县不断推进乡村产业融合,促进大中小企业、产业上下游、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。以龙头企业为核心,发展小麦产业示范链,引领粮油加工产业链群企业30家(主营产品130个),其中中国好粮油品牌1个、河南好粮油品牌2个,2023年产值101239.2万元,较上年增长8.8%。

  充分发挥产粮大县优势,抓好“粮头食尾”“农头工尾”,按照“基地化、规模化、绿色化、品牌化、国际化”原则,拉长面制品、花生制品、肉制品、特色饮品、休闲食品等六大产业链条,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,推动唐河从“中原粮仓”向“绿色厨房”转变,打造全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。

  通过建设“绿色厨房”,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,结合全县各乡镇特色,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片区、文化体验旅游片区、山水生态休闲片区、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旅游片区等特色区域。特色区域的打造,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,全县共谋划17项工程166个重点项目,总投资324亿元,紧紧围绕全县116公里“四好农村路”示范带的62个自然村村容村貌提升,突出抓好8个省级示范村的高标准提升和其他自然村的微改造,实施路宅分离、墙体美化、道路绿化亮化,迄今为止已创建美丽小镇2个、四美乡村32个、五美庭院1.05万余户,户厕改造1.2万余户。

  唐河县农业经过“化点成珠、串珠成链”,一环带动一环,产业实现了有效融合,不仅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,同时也推动了农村建设不断朝着“千村精品,万村美丽”的目标迈进。

强化保障  新型经济组织见规模

  为确保农业资金和农村资产底数清、数据明,唐河县纪委监委、县财政局等联合对51个村集体的资金、资产、资源进行提级监督,制定下发《关于扎实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“三资”清产核资工作的通知》。目前,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已初见成效,全县共有524个村、6408个组完成了清产核资,完成农业农村部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信息系统填报录入,共登记核实集体资产25.73亿元。筛选21个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,每村扶持50万元,提供资金保障。在河南省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创建村集体财务监督管理平台,为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事务分离、账务分离工作等打好基础。

  为更好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的要求、带动农户增产增收,唐河县依托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,鼓励农村种养大户、运销大户和供销社等牵头兴办合作社。截至目前,全县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869家,其中国家级示范社8家、省级示范社15家、市级示范社42家。累计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389家,其中省级17家、县级56家;新发展家庭农场2967家,家庭农场总量达11872家,其中发展省级家庭农场7家、市级家庭农场23家、县级家庭农场92家,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232.7万亩。唐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,发展空间持续拓展。

  经过多年的锐意进取,唐河县的农业生产综合水平上了大台阶,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。全国五星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、首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小麦、红薯、花生)标准化生产基地、国家级区域性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县、全省种子工作(检验检测)先进单位、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、河南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……一个个国家级、省级荣誉,见证了唐河这个“中原粮仓”的不断发展壮大。(记者 曹国宏 通讯员 刘鹏飞 左力 张旭)

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