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,要推动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,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等研发应用,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。支持发展智慧农业,拓展人工智能、数据、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。这为河南省智能农机发展指明了方向,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近年来,河南省通过持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,农机总动力已达到1.128亿千瓦,居全国第二位;拖拉机、配套农机具保有量均居全国首位。农作物耕、种、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%,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14个百分点,其中小麦、玉米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。以北斗、5g等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农机装备得到广泛应用,全省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保有量约7000台,2022—2024年全省补贴推广农机自动导航系统约1.3万台(套)。
下一步河南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,锻造农业新质生产力。
突破关键共性技术。聚焦智能感知、导航控制、新能源动力等核心技术,重点开发无人驾驶拖拉机、农业机器人、精准作业装备等。探索新能源技术应用。发展氢能、电动等绿色动力农机,降低碳排放,推动农机装备可持续性发展。
做优主机与零部件配套。重点培育新型高效拖拉机、精量播种机、智能灌溉装备等主机产品,同步提升农用传感器、无级变速器(cvt)等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。推进产业集群建设。以洛阳为核心,联动郑州、新乡、许昌等地,打造覆盖动力机械、收获机械、畜牧业机械的智能农机产业集群,形成“龙头企业引领 中小企业协同”的生态格局。持续推动“河南农机云平台”建设。完善平台功能,优化平台操作体验,努力增加上线农机具数量;积极争取将新购置新补贴的拖拉机、联合收割机、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接入云平台,提高我省农机信息化水平。
拓展应用场景。在“中原农谷”等示范区推广北斗导航、“5g ”物联网技术,实现大田精准作业、设施农业智能化管理;试点“全过程智慧作业”,探索智慧牧场、数字果园等新模式。推进试点示范。开展丘陵山区轻简农机示范,加大绿色高效装备补贴,推广精量播种、节水灌溉等技术的智能农机应用。开展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。推动动力机械、收获机械出口;引进国际先进技术项目,建立海外研发中心,提升产业全球化竞争力。
认真落实“优机优补”“有进有出”政策。结合我省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机化发展需求,实施差异化补贴政策。开展农用无人航空器购置补贴,加快推广应用。
河南省将以中央一号文件为纲领,聚焦“四高四争先”,通过技术突破、场景落地、主体培育、开放合作,打造全国智慧农业标杆。为“中国粮仓”注入新动能,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“河南方案”。(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总工程师 白云利,记者 刘一洁 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