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一两年来,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的讨论有从理论到落地的趋势,直到 2019 年12 月 25 日,农业农村部印发了《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》,这事算是实锤了。
《意见》的出台,是基于我国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时代特征。据中国畜牧业协会数据,目前我国畜牧业机械化率大约是 33%,远低于主要农作物 70% 的发展水平。其中,生猪养殖约为 30%,蛋鸡和肉鸡养殖约为 40%,肉牛、水禽等普遍低于 30%,只有奶牛较高、大约是 60% 以上。数据表明,我国畜牧业机械化基本处于初级阶段。
加快畜牧业机械化,更主要是基于我国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向高质量发展的自身要求。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对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,必将加快畜牧业向规模化、标准化和健康养殖升级,进一步推动畜牧养殖规模提高。而现状是,我国畜牧业仍以中小规模养殖场(户)为主体,如果加快规模化发展,必然带来劳动力资源短缺、环保压力增大、疾病防控形势严峻等问题。可见,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其实是一个必然选择。
从劳动力短缺方面分析。目前,从事畜牧养殖业的劳动力多为 45 岁以上,用人多的环节主要是从事注射免疫、粪污收集运输与处理、畜禽舍的清洗消毒等工作,劳动强度大,作业环境差,用工难、用工贵等问题都十分突出,对机械化具有强烈需求,尤其是适度规模养殖场(户)更甚,在喂料、环境控制、产品收集、粪污收集处理机械化方面均处于薄弱环节,对自动化和信息化也有迫切要求。比照农作物机械化的成熟模式,为满足当前畜牧业机械化的需要,也急需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服务队伍。
从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分析。在源头端,饮水设备需要改造升级,养殖设施节水、控制冲洗用水,以及结合微生物和微生态调控实现资源减量,都需要机械化提供物质技术支撑。在中后端,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,推广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模式,也亟需补齐粪污收集处理、粪肥贮存设施与施用、种养循环等方面机械化短板。因此,畜牧业机械化直接关系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从应急保障分析。2019 年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还没结束,2020 年新冠疫情又意外而至,在如此严峻形势下,建立生物安全工程防控体系,减少人工饲喂作业和人畜接触,为动物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舒适环境,无疑是保障肉蛋奶安全生产和稳定供给的基本条件,这就需在饲草、饲喂、畜禽体征巡检、消毒灭菌、畜产品采集等环节,加快发展畜牧养殖机械化、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。
回到《意见》提出的发展目标,到 2025 年,力争畜牧业机械化率总体达到 50% 以上,主要畜禽养殖全程机械化取得显著成效。其中,奶牛规模化养殖达到 80% 以上,生猪、蛋鸡、肉鸡规模化养殖达到 70% 以上,肉牛、肉羊规模化养殖达到 50% 以上,大规模养殖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。从以上目标定量看,基本相当于由初级向中级的过度阶段;而把目标报告期定在 2025 年,意在通过 5 年期的阶段性规划,通过政策刺激实现快速发展。此期间,是否能推动我国畜牧业机械化也产生一个“黄金时期”,不妨拭目以待。 (原载《农机质量与监督》2020年第4期)